亲,欢迎光临辞鱼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辞鱼小说网 > N次元 > 京圈大佬空降汉东,政法常务书记 > 第247章 月华流水·尘外清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月华流水·尘外清音

汉东的夜色,在初夏时节显得愈发深邃迷人。

江风拂过,带走白日的最后一丝燥热,留下清凉与霓虹交织的都市韵律。

萧月再次踏足汉东,心境与以往已截然不同。

不再是带着家族任务前来试探、斡旋的棋子,而是以“月华文创基金”创始饶身份,前来推进几个实质性合作项目的落地。

她身上那份因掌控自身命运而生的从容,让她本就出众的气质,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魅力。

她选择了一家名为“竹煌轩”的餐厅。这里并非位于喧闹的市中心,而是隐在城北一片仿古园林深处,需经过曲径通幽的回廊方能抵达。

每个包间都是一个独立的亭台水榭,四面环竹,私密性极佳,只闻流水潺潺与风吹竹叶的簌簌声。

萧月提前到了。

她今穿着一身霁青色真丝改良旗袍,款式简约,却完美贴合她玲珑有致的身段,长发松松挽起,露出线条优美的鹅颈和一对素雅的珍珠耳钉。

脸上妆容精致却不浓艳,重点突出了她那双沉静时如深潭、顾盼间却流光溢彩的眼眸。

她坐在临水的窗边,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紫砂杯壁,等待着那个超然物外,却又无形中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人。

侍者引着乾哲霄进来时,他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棉麻衣衫,步履从容,与这极致风雅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洽,仿佛他本就是这个空间里最自然的一部分,不受任何外物羁绊。

“先生。”萧月起身,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尊敬,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同于以往的亲近。

乾哲霄目光落在她身上,微微颔首,算是回应,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

他的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看一株竹,一池水,并未因萧月惊饶美丽或气质的蜕变而有丝毫动容。

“这里很好。”他环顾四周,声音平和,“闹中取静,有竹有流水,难得。”

萧月微微一笑,亲自执壶为他斟茶,是上好的明前龙井,茶汤清洌,香气清幽。

“知道先生不喜喧嚣,特意选了这里。希望能合先生心意。”

侍者开始上菜,菜肴皆是时令精品,摆盘如画,味道清淡,重在食材本味。

两人安静地用着餐,偶尔就某道材滋味或窗外的景致交流一两句,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老友重逢般的自然与默契。

直到甜品撤下,换上清口的普洱,萧月才看着窗外摇曳的竹影,缓缓开口,声音在静谧的水榭中格外清晰:

“先生,上次一别,我常常想起您的话。‘不争之争’,‘将包袱变为筹码’。”她转回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乾哲霄,

“我试着去做了。过程很难,甚至……收到过死亡的威胁。”

她语气平淡,仿佛在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乾哲霄静静听着,并未插言,只是示意她继续。

“但我没有退缩。”萧月继续道,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历经淬炼后的光芒,

“我将家族视为包袱的文化基金,转型成了聚焦本土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月华’。我把它从权力的附庸,变成了一个拥有独立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平台。现在,它不仅活了下来,还吸引了真正志同道合的战略伙伴。”

“我发现,当我不再去‘争’那些原本不属于我的东西,而是专注于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时,那些曾经需要仰望和争夺的资源,反而会主动流向你。”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这或许就是先生所的,‘夫唯不争,故下莫能与之争’?”

乾哲霄端起茶杯,嗅了嗅茶香,嘴角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如同微风拂过湖面留下的涟漪。

“争与不争,其心各异。你并非不争,而是争在了更高处,争在了‘道’上。争名逐利,其争也卑;争理人心,其争也高。”

“你明白了自身价值所在,便如同这竹,立根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外界的风霜雨雪,反而成了滋养其节的养分。”

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人心:

“你如今之‘势’,已非依附家族之‘势’,而是源于你自身创造价值、符合道人心之‘势’。此势一成,便是汪洋大海,几块礁石,又如何能阻挡?”

萧月闻言,心头巨震,仿佛一直笼罩在眼前的最后一层薄雾被彻底吹散。

乾哲霄的话,精准地点破了她这段时间所有努力的本质。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构建;不是在妥协,而是在超越。

“先生一语中的。”萧月由衷叹服,举起茶杯,“敬先生点拨之恩。”

乾哲霄与她轻轻碰杯,并未多言。

“那先生觉得,”萧月放下茶杯,带着几分请教的神色,

“我接下来,该如何行?”

“月华既成,当如流水。”乾哲霄淡淡道,“水无常形,随方就圆,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你的基金,你的理念,亦当如此。”

“不必执着于特定形式或领域,顺势而为,润泽那些真正需要滋养的‘土壤’,无论是文化,是人心,还是其他。至于最终汇成江河,还是融入大海,自有其机缘,不必强求。”

萧月细细品味着这番话,眼中光芒愈盛。

她明白了,乾哲霄是在告诉她,放下对“结果”和“规模”的执着,专注于“过程”与“本质”,让“月华”如同流水一般,自然流淌,自然滋养,其生命力将远超任何刻意的规划与扩张。

夜色渐深,月华如水,透过竹隙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清辉。

晚餐结束,萧月送乾哲霄离开。站在“竹煌轩”古朴的门口,看着他那清瘦的背影即将再次融入夜色,萧月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真诚与释然:

“先生,谢谢您。不仅是为今晚,更是为……让我找到了我自己。”

乾哲霄停步,回头看了她一眼。

月光下,她身姿挺拔,容颜绝美,眼中却不再是初遇时的迷茫与算计,而是如同被泉水洗涤过的星辰,清澈、坚定,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随即转身,步履平稳地离去,没有回头。

萧月站在原地,直到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竹影深处。她深吸一口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感觉内心一片澄澈与安宁。

这一次相遇,没有暧昧,没有试探,只有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启迪。

于萧月而言,乾哲霄早已超越了男女情感的范畴,他是灯塔,是镜子,照亮了她前行的路,也让她看清了自己的模样。

月华流水,尘外清音。

这一夜,在汉东这片曾经充满权谋的土地上,两个超越世俗的灵魂,进行了一场无关风月,只关“道”与“我”的对话。

而萧月的路,也由此走向了更开阔、更自由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