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辞鱼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辞鱼小说网 > 悬疑 > 杨建辉传 > 第232章 年的元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月十五的雪比往年下得都凶,杨裹紧羽绒服站在村口,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土路发呆。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新买的汤圆在冰箱,自己煮点。十九岁的他盯着那句自己煮点,突然意识到,这是第一个没有家人围坐的元宵。

去年元宵,杨还在县城高中寄宿。那他偷偷溜出学校,坐了两个时大巴赶回家。推开门时,父亲正往锅里下汤圆,母亲在灶台前调馅,奶奶坐在炕上剥花生,满屋都是甜香。他记得自己当时:学校食堂的汤圆没馅儿,还是家里的好吃。母亲笑着往他碗里舀了三个芝麻馅的,:多吃点,长个儿。

今年春节,杨执意要去省城。母亲把一袋冻好的汤圆塞进他背包,:城里买不到这个。他当时没在意,直到在出宿舍的冰箱里发现那袋汤圆,才想起母亲的话。此刻,他站在村口,看着远处自家烟囱冒出的白烟,突然很想吃那口芝麻馅。

回到出宿舍,杨从冰箱里翻出汤圆。水烧开时,他想起母亲教他的口诀:水开下圆,慢火煮,浮起来再煮三分钟。可当第一颗汤圆浮起来时,他手忙脚乱地关火,结果汤圆全破了馅。看着锅里浮起的芝麻糊,他叹了口气,又重新烧水。

第二次煮的汤圆终于完整了,但杨发现没有糖。他翻遍厨房,只找到半包盐。咬开汤圆,咸甜交织的味道让他皱起眉头。这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

妈,汤圆煮好了。杨举着碗给母亲看。

怎么没加糖?母亲问。

没找到糖。

傻孩子,汤圆要配红糖水才好吃。母亲在视频那头笑,你爸当年第一次煮汤圆,还往锅里加酱油呢。

杨听着里母亲笑得眼睛弯弯,突然觉得这咸甜的味道也不错。他夹起一颗汤圆,对着镜头:妈,我吃完了。

晚上,杨坐在宿舍的窗前,看着窗外飘雪。手机里,家族群正在发红包,表弟表妹们晒着各自家的灯会照片。他点开一张照片,是奶奶坐在炕上,面前摆着三碗汤圆,碗里各放着一颗红枣。

奶奶,您怎么只摆三碗?杨在群里问。

等你回来啊。奶奶秒回,你爸,等你回来再下汤圆。

杨盯着那句话,突然鼻子一酸。他想起去年元宵,奶奶往他碗里塞红枣时:吃枣,早生贵子。当时他笑着躲开,:还早呢。现在想来,那或许就是奶奶对他最朴实的祝福。

夜里,杨给母亲发了一条消息:妈,明年元宵,我回家吃汤圆。

第二清晨,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雪停了。他打开冰箱,发现昨剩下的汤圆不见了。正疑惑时,母亲发来消息:你爸,汤圆要趁热吃,凉了不好吃,所以我今又煮了。

杨看着消息,突然明白,原来元宵的意义不在于吃了多少汤圆,而在于有入记着你是否吃到了热乎的。十九岁的他,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二字的分量。

这一,杨没有出门。他坐在出宿舍里,看着窗外渐渐融化的雪,给奶奶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奶奶的声音依旧洪亮:杨啊,明年元宵,奶奶给你留红枣。

好,奶奶,我明年一定回来。杨。

挂断电话,杨看着窗外的阳光,突然觉得,这个独自度过的元宵节,或许是他成长路上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