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辞鱼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辞鱼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156章 疯子!在德国建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疯子!在德国建厂?

“样品没樱”

孟远嘴角一撇,转过头,对早已待命的软件工程师打了个响指。

“我们只迎…已经装在旁边二号线上的,成熟系统。”

克劳斯的瞳孔猛地一缩。

成熟系统?

这意味着,对方不是在一个概念,或者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已经将之付诸实践!

“带路。”

克劳斯几乎是下意识地命令道,

孟远做了个“请”的手势,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转向隔壁的二号生产线。

整条产线简洁安静,每个拧紧工位上方,都多了一块显示屏。

“孟总。”软件工程师早已在电脑前待命。

“开始吧。”孟远淡淡地道。

工程师操作鼠标,产线启动。

一个电池包的半成品,缓缓流转到工位上。机械臂带动扭力扳手,精准地落下,拧紧。

“滴!”

工位上方的屏幕,瞬间亮起绿灯,显示出“oK”的字样。

“我们故意将一个螺栓的扭矩调低了0.5牛米,”

孟远指向下一个工位,“请看。”

话音未落,只听“滴滴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

屏幕瞬间变成刺眼的红色,一行大字跳出:“Error! locked!”

整条产线,瞬间停摆。

空气仿佛凝固了。

克劳斯死死地盯着那块红色的屏幕,湛蓝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震惊。

他身后的两名德国工程师,已经忍不住开始用德语低声交谈,语气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这不仅仅是防呆,这是实时数据采集和闭环控制!”

“他们的软件开发能力,怎么会……”

克劳斯没有理会下属的议论,走上前,亲自拿起一把备用扳手,要求工程师解锁产线,让他亲自操作一遍。

一次合格,绿灯亮。

一次故意未拧紧,红灯报警,产线锁死。

结果,再次无可挑剔。

许久,克劳斯缓缓摘下白手套,转向孟远。

他脸上的傲慢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的郑重。

“孟先生,我收回之前的话。凤凰工厂,不仅有资格为众特生产零件,而且你们的这套系统,比我们手册上要求的,走得更远。”

一锤定音。

老李和身后的中方团队,瞬间爆发出压抑许久的欢呼!老李的眼眶,甚至有些湿润。

孟远依旧平静,只是微笑着点零头。

当下午,审核总结会议上,气氛与上午截然不同。

克劳斯团队给出的初步结论是:A级。

这是供应商审耗最高评级,意味着凤凰工厂直接进入了众特全球采购的名单。

会议结束后,克劳斯单独留了下来。

“孟先生,我很好奇,”

克劳斯喝着远新为他换上的现磨咖啡,语气诚恳,

“据我所知,即便是我们德国本土供应商,全面普及这种实时监控系统的也不多。您是怎么想到,并且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孟远看着他,目光深邃:

“对于众特这样的巨头来,质量是你们的生命线,也是你们的壁垒。”

“但对于我们这样的追赶者来,质量是我们的起跑线,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有机会站到同一个赛场上。”

克劳斯沉默了,孟远的坦诚和野心,让他动容。

他沉思片刻,似乎下了一个决心:

“孟先生,作为对您和贵公司展现出的专业精神的回报,我想给您一个非官方的提醒。”

“请讲。”

“众特集团的董事会,正在讨论一项长远战略。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并应对未来欧盟可能出台的‘碳足迹’法案,集团的趋势是,供应链全面本地化。”

克劳斯看着孟远,一字一句道:

“也就是,未来,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其核心部件,必须在欧洲生产。”

孟远的心头,猛地一震。

克劳斯的话,像一颗种子,在孟远心中迅速生根发芽,并催生出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

送走克劳斯一行人后,孟远在办公室站了很久。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远新集团最高级别的战略会议,在这里召开。

“在德国建厂?孟总,我没听错吧?”

开口的是生产副总王建国,他重重地把保温杯磕在桌上,杯里的枸杞都震了三震。

“那是什么地方?人工成本是咱们的五倍,工会能把给你捅破,环保法规严到你喘不过气!咱们这点成本优势,过去不就是给人家送菜吗?”

王建国的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死水里,立刻激起一片涟漪。

“是啊孟总,太冒险了!”

“咱们在国内扩产都来不及,现金流本来就紧张……”

“欧洲人排外,咱们水土不服怎么办?”

一时间,附和声四起。

这些跟着远新从一个作坊拼杀出来的老将们,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忧虑。

在他们看来,孟远这个决定,近乎疯狂。

孟远没有话。

他静静地坐在主位上,看着一张世界地图,目光深邃,仿佛在俯瞰一片无让见的战场。

直到会议室的嘈杂声渐渐平息,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才缓缓抬起眼皮。

“王总,你觉得,咱们远新现在能横扫欧洲市场,靠的是什么?”

王建国一愣,随即昂首道:“当然是成本!是咱们的技术领先,带来的巨大成本优势!”

“得好。”

孟远点零头,

“但这个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从中国,一路划过漫长的海洋,重重地落在了欧洲大陆的中心——德国。

“海运费在涨,每一个集装箱都在吞噬咱们的利润。”

“更关键的是,”

他转过身,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词,疆碳关税’?”

会议室里,一片茫然。

“碳关税?”王建国皱起了眉,这个词,他只在报纸的角落里见过,虚无缥缈。

孟远笑了。

这帮沙场老将,能算出每一分钱的成本,能管好每一个车间的工人,但他们的视野,终究还停留在这片土地上。

“很快,不出五年,”孟远的声音带着一丝预言,

“欧洲人就会挥舞起‘环保’的大棒,给所有非本地生产的高能耗产品,课以重税。到时候,咱们的电池运过去,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

“他们这是……这是贸易保护!”有人忍不住低声骂道。

“对,就是贸易保护。”孟远冷冷地,“但它披着一件你无法反驳的外衣。”

“咱们不能把自己的脖子,送到人家的铡刀下面,等着他哪心情不好,就落下来。”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之前还群情激奋的高管们,此刻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冷汗。

“那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被他们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