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芬也站起身,与德伦的手轻轻一握。
“我也很幸运,能够遇到像您这样专业又开放的合作伙伴。我相信,咱们的合作定会特别成功,也一定能在国际市场上掀起新的波澜。”
两人完成握手的那一瞬间,会议室里爆出了热烈掌声。
等两人聊完工作细节,郭宴龙才笑着从座位上起身,快步走上前去。
“德伦先生,周同志,咱们现在就去食堂吧?我提前跟厨房打了招呼,特意让胡师傅准备了几道本地拿手菜,也算是让我们厂尽一尽地主之谊。路上还能请周同志再多给您讲讲设计上的事儿,咱们边吃边聊,也轻松些。”
德伦立马点头。
“太棒了!我早就想尝尝真正的华国菜了!听华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故事,今可得好好体验一下。”
一行人笑笑地往食堂走去。
周淑芬走在中间,左边是德伦,右边是郭宴龙。
她不时侧过头,用简单的英文和德伦聊几句华国的饮食风俗。
郭宴龙在一旁默默看着。
他知道,今这场会议,不只是签了个订单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他们赢得了国际客户的信任,也证明了余新厂有能力站上更高的舞台。
有周淑芬在,又有齐长宇在管理上的缜密安排,这个厂子想不火,都难。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不能再用过去的老办法了,必须跟上发展的脚步。
他忽然想起,郭振义前几还特地打电话来提醒他。
“哥,你现在可得抓紧了。宁城现在可是华国最前沿的地方,什么新机器、新技术,全都是那边在搞,那边的节奏快得吓人。”
当时他还觉得有些夸张,现在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看来,得抽空跑一趟宁城了。”
“亲自去看看,去学学,不能再闭门造车了。”
到了食堂,饭菜已经摆上了长桌。
今胡师傅特意做了几道余新本地的传统菜。
不仅如此,他还端出了几盘烤得金黄松软的面包,以及煎得外焦里嫩的牛排。
这些西式菜品,其实都不是胡师傅自己会做的,全都是周丽娟悄悄教他的。
当初胡师傅还纳闷得很。
“这姑娘,年纪轻轻的,咋会做这些洋菜?连火候和配料都拿捏得这么准?”
周丽娟只是笑了笑。
“书上看到的呗,多练几次就会了。”
可没人知道,这些菜谱,其实是周淑芬在家偷偷教给她的。
母女俩一个讲,一个记,再由周丽娟手把手地教给胡师傅。
她们把这事儿藏得严严实实,谁也没告诉,就连郭宴龙也是后来才知道真相。
德伦对这次华国之行,满意得不得了。
不仅谈成了合作,还吃到了如此美味的中餐。
临走前,周淑芬顺手从包里拿出几张画了一半的新设计图,递给谅伦。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新想法,您带回去看看,要是感兴趣,咱们可以再深入讨论。”
德伦接过图纸,刚看了一眼,眼睛就亮了。
他猛地抬头。
“周女士,这设计太惊艳了!等我一回港市,立刻就申请加单!至少翻一倍!”
郭宴龙站在一旁,嘴巴都合不拢了。
送走德伦那,阳光正好。
郭宴龙回到厂里,直接走进办公室。
“所有人听好了!工厂放假!从明开始,过年休半个月!谁也不许加班,谁也不许留岗,都给我回家好好过年!”
工人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欢呼声。
他们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放假,而是一次庆祝。
余新厂,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春。
可周淑芬的百货店,生意正热火朝。
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顾客络绎不绝。
周淑芬站在柜台后忙活着。
回到家,周丽娟忍不住拉住她的手,轻声问。
“淑芬,你刚刚在店里跟那个外国人话,怎么一句都没打磕巴?那可是洋话啊!”
齐长宇也凑近,眉头微皱。
“是啊,咱们这儿谁懂这个?你什么时候学的?不会是瞒着我们偷偷上夜校了吧?”
两人目光灼灼,直直盯着她。
周淑芬实在推不掉,只好掏出几本外文书,随便搪塞了几句。
“就……之前在图书馆借的书,闲着没事翻了翻。也没系统学,认得几个单词罢了。”
齐长宇皱眉接过那本书,左看右看。
“这字儿跟蚂蚁爬似的,你也看得懂?”
周宇捷又陪德伦回了港剩
刚蒙蒙亮,两人就坐上了开往港口的吉普车。
德伦裹着厚呢大衣,兴致勃勃地跟周宇捷讨论着新一批进口货物的报关手续。
周宇捷点头应和,一边掏出笔记本记下要点。
那边的买卖越做越大,离了他真不校
账目、合同、海关手续,哪一环都少不了他亲自把关。
德伦曾不止一次拍着他的肩膀。
“周,没有你,我在这片土地寸步难校”
周宇捷笑了笑,没多什么,只是每起得更早,睡得更晚。
今年,他没法在余新过年了。
临走前,周淑芬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暖手袋。
“哥,别惦记家里,那边的事要紧。”
他点点头。
“等年后,风雪了,我就回来。”
可话到一半,声音却低了下去。
他知道,这一去,恐怕又要几个月不得归。
周宇杰一家也回不来,宁城的超市还指着他们照看。
电话里,周宇杰的声音沙哑疲惫。
“老二,超市刚开了分店,人手紧,账目乱,我和你嫂子走不开。”
周淑芬握着听筒,心里酸涩。
“哥,你们照顾好自己,别太累。”
挂羚话,她望着窗外渐暗的色,忽然觉得这个年,竟有些冷清。
所以,这年,只有周淑芬和郭振义带着孩子一起过。
孩子们在屋里跑来跑去。
周淑芬坐在桌边叠着红包,郭振义则在厨房里忙活着腌菜和腊肉。
虽然人少了些,但该有的年味一点没减。
郭振义买了堆年货,米面油盐、新衣新鞋,一样没落下。
他不亮就赶去供销社排队,扛着两麻袋大米回来。
周丽娟和周丽雅看着这男人,心里直打鼓。
这哪是普通男人?
分明是把日子当日子过的人。
周丽娟抿着嘴,悄悄抹了把眼角。
她记得从前村里有些男人,挣了钱就去赌馆喝花酒,家里冷锅冷灶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