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八,丑时末。
我悄悄的穿戴好后,出了营房,骑上快马,抄了近路,去了昌兰州城外的七里山上,这里是回京必经之路。
到达七里山的时候,卯时初。微亮,晨风习习,人微凉,心微伤。今是她回京的日子。
她来这里三年了,在这里,她兴修水利,推广种植,建立了工坊,给百姓谋了很多的福利,今,她三年任期已满,要功成身退了。
靠坐在一棵大树下,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思绪纷飞。
大哥和三哥,一直都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一直不成亲,就连母亲特意从上京城给我送过来的两个通房,我也从来不碰。
可是,自从她来了西昌以后,自从他们吃到了西瓜,用上了冰块之后,他们似乎了解了一些。
更何况,军营里有太多带“花”的货品了。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拼凑出了事情的起末。
但是,他们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那个聪慧的女子,已经永远都不可能再属于我了。
不想面对他们的目光,也不想解释自己的想法,我平时很少回镇上的宅子,很少见他们,每次休沐,我都回铺子里。
在军营里,也有很多的同袍不理解我的行为。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一直不成家?他们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儿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知道,那个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已经成亲了,已经是别饶妻,别人孩子的母亲了。
终其一生,我都没机会了。原以为,只要自己不回上京城,就不会见到她,就会慢慢的把她遗忘。
没想到,三年前,她来了西昌,任职西昌府的知府。府衙离军营并不远,虽然很想去看她,自己却不敢去找她。
可是,有一,她却突然递了拜帖给父亲,有事想请父亲帮忙。
原本轮上巡防的我,临时和同袍换了值,留在了军营,等她来,不敢奢望什么,只想看她一眼。
她来了,他也来了。看到两人一起骑马过来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羡慕嫉妒,甚至于恨的。我恨命运,对我太不公了。我嫉妒那个人,始终在她的身边。
可是,我却一点都舍不得让她为难,在大营里,看到她为了让弩坊署帮忙制作水车和打谷机,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主动开口,替她解了围。
看到她欣喜的笑脸,我一点都不在乎父亲一副看我不顺眼的模样。只要她好,我就好。只要她笑,我就好。
解决了事情,她回去了,我的心也跟着空了。后来,玉米苗出事的时候,父亲捎口信给她,请她帮忙的时候,她又亲自来了。
只可惜,那次我不在军营,没遇见她。后来,我找了几次机会去了府衙附近,只想在人群里远远的看她一眼就好。
有几次,没见到。有一次,见到了。
可是,隔着人山人海,我一眼看见她的时候,脚已经不听使唤的向她走去。尽管她的身边,站着他,还有她和他的两个儿子。
我站在她面前,有些局促的给了她儿子见面礼,她和他邀请我一起吃饭。可是,我却拒绝了。
那时,我只觉得自己满腔的嫉妒,蓬勃而出,我怕我压不住,我怕我害了她。所以我一个人,远远的逃开了。
穷尽毕生之力,自己也回不去了,虽然自己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可是自己只能像一只鸵鸟似的逃避着。
后来有几次,又见过她。玉米种植比试时,看到她在高台上,自信的闪闪发光,我由衷的替她高兴。
可是,一想到她的优秀,她的出色,和自己毫无关系,我的内心又不由自主的酸涩不甘。
可是,再不甘又怎样,这么多年,我踽踽独行,孤单影只,我独自看月圆,独自看月缺,我的身边始终无人。
也许,终其一生,我都找不到那个我想要陪伴的人。但是,只要心上有人,就绕得过山河错落,度得了岁月漫长!
只要知道你在,一切就都很好。山河辽阔,人生四季,你是我藏在心底的欢喜。是最初,是最终!
今,是一个终点,也许也是一个起点。
原以为,自己至少会在山顶坐几个时辰,没想到,才卯时中,官道上就出现了一大溜的马车。山顶的视野很好,可以看得到官道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行人。
官员回京,马车上有醒目的标志。我知道,那是她回京的马车。我站起了身,远远地向下眺望。
她没有坐马车,而是穿着骑马装,御马前校我看不清她的眉眼,听不到她的声音,但是,我看得到她的身影,感受得到她的喜悦。
穿着一身红装的她,迎着晨曦,催马前进,看得出来,她归心似箭。身旁落后半个马身的他,带着隐隐保护的状态,紧紧相随。
风渐渐的有些大,我的眼里进了沙。
若我和她此生的缘分如露水短暂,那我便学着身边的草木,承接朝暮,不怨不悔。
花姐,一路平安,一生顺遂!
这是一个不像番外的番外,原本想把他放在正文中,不过最后想了想,还是以番外的形式跟在了正文后。写这个章节的时候,是一个阳光灿烂,微风徐徐的日子。给了男二柏云鹤这样的结局,我不知道我的读者宝宝们能否接受?
其实,我内心有些难受,可是,我已经想象不出,究竟怎么样的结局,才适合这个初见意气风发,渐渐变得稳重内敛,到最后变得有些沉默退缩的男二。